2015 04 03 筆架連峰(西帽子岩、炙子頭山、筆架山)



【筆架連峰】?
與其自己描述,還不如借用一下當初吸引我去爬這座山的文章: 行腳記錄:筆架連峰(石碇--->木柵)
筆架連峰與皇帝殿、五寮尖並稱「北郊三大岩稜」...
筆架連峰是台北近郊名山之一,十幾座鋸齒狀的岩峰串列,有如插著一排毛筆的筆架一般,因而得名。 筆架山有雙峰,第一峰山頂的岩石上有標示牌,第二峰為岩壁峰,一座高585公尺,另一座高580公尺,相距約有30公尺 就像把筆擱在筆架台上一樣,氣勢磅礡,故稱「筆架山」...
看了就有一股想去征服或是一探究竟的衝動。

而網站上有些人的走法是:
"從石碇西街【員潭子坑橋】附近的登山口出發,【阿柔洋產業道路】約2K的轉彎處出來,然後走產業道路下山,約35-40分鐘,可抵達深坑老街。再搭666號公車回到石碇老街,再從石碇老街走到石碇西街【員潭子坑橋】取車"

看到這裡就傻住了,下山後還要走 35-40 分鐘的產業道路,然後搭公車,最後還要再走 30 分鐘去拿車。
我這麼不愛走路,又不擅長搭公車,這哪行了???

GG Map 了一下,發現從 "【阿柔洋產業道路】約2K的轉彎處""石碇西街【員潭子坑橋】" 共9.3公里,如果自行車時速 20 公里,不到半小時就到了。
就決定今天將車停在"【阿柔洋產業道路】約2K的轉彎處",騎車到"石碇西街【員潭子坑橋】",從那裏登山,下山後再開車去取自行車,這應該是最省時省力的做法了。完美。
(注: 做功課時用到了大量的 Google Map, 才發現它的街景功能,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用又厲害的工具。)

下圖是今天的行程與沿線的重要景點:





「人算不如天算」,應驗在今天的第一步。
"【阿柔洋產業道路】約2K的轉彎處"、 地圖上的 【復興橋】【菜圃、園離】,都看到了, 但是在那附近來回開了三四次,就是找不到登山路線的出口。跑到復興橋附近找個當地人問,手指一筆就說,"有啊,就在那裏啊"。 但我就是找不到登山的出入口。
想想,不管了,應該就在這附近,就將車子隨便停在【菜圃、園籬】旁,下山後一定會看到的。
【復興橋】
轉彎處和【菜圃、園籬】
(注: 上面這兩張照片不是我拍的,是用 Google Map 的街景功能擷取下來的,厲害。)


「人算不如天算」,應驗在今天的第二步。
從【阿柔洋產業道路】到【台 106乙】大約是 2.3 公里,全程都是下坡,完全不用採一次踏板就風馳電掣的來到了【台 106乙】。
但是,歹命就從這裡開始了。前半段都是上坡,又因為是連續假期,大排長龍的車要從深坑上五號高速公路,和這些車搶路,特別的辛苦。
而過了【石碇服務區】和【景美溪】後,更都是一路陡坡 (對我而言),騎的是氣喘如牛。
感覺騎了好久好久才到了石碇國小,又找不到通往【筆價連峰】的「石碇西街」,研究了旁邊的地圖一陣子,才「猜」就是這條往【淡蘭古道】的路。
「石碇西街」是沿著「景美溪」的一條小路,一陣子之後,終於看到了【筆價連峰登山步道】的立牌。
將自行車鎖在路邊的鐵欄杆後,正式踏上今天的登山路線。

這條 9.3公里的自行車之旅,搞得有夠久有夠累的,到現在已經精疲力盡了。

(注: 右邊中間那張全景的照片也是從 Google Map 擷取下來的。)



剛開始的山路是沿著一條小溪,小有起伏,但不算太累。
這條步道有一個特色,每到一個點,就可以看到一大堆前人留下來的登山條,應該是 "到此一遊" 的證據吧。
過了這個小水泥橋, 隨即出現舊石階路,開始了登山的行程。


感覺走了好久,來到了第一個地標,看了一下,竟然標著 "6.0/6.1",走了這麼久才 100公尺,心就涼了一大截。
地標的上方是一個農家,據說這是一棟近百年的石頭厝,前面的一個老伯一直喊著來喝茶 (這個情節在很多描述【筆架連峰】的網路文章中可以見到見到)。而去【筆架連峰】的路就在農家後方。

過農宅之後,山徑變為陡上,沿途不是踏著崎嶇不平的石塊、就是踩著樹根上行,挺費力的。整條路都在林間,也沒有甚麼景可以看,挺無趣的。

石塊路
石塊+樹根路
樹根路
更難走的石塊+樹根路

約半個小時,爬上了稜線,來到了鞍部,看到了電塔。

鞍部。這個「1號」和後面的 2, 3, ... 號,我始終都搞不清楚用意。
路上方掛滿了前人到此一遊的標記,五顏六色,挺有趣的。
鐵塔。眼力好的話,可以看到到遠方的五號高速公路正在大塞車。

由此而去,便是高低起伏的稜線路了。

稜線路。
路人甲告訴我,遠方那個山頭就是【西帽子岩】,唉

中間來到了一個巨石裸岩,爬上後,擺脫了樹林遮蔽,視野變得非常的開闊,可飽覽遠近山巒。
爬上容易,爬下難,完全找不到下去的方法,索性就走在裸岩上,在沒有任何的防護之下,很驚險但也很有趣。

走在巨石上,驚險但視野非常開闊

回頭看,好像已經走過好幾個山頭了
離第一個目標:【西帽子岩】,更近了


這條路上超多我最討厭的東西,這應該是「攀木蜥蜴」吧,看的我雞皮疙瘩都跑跑出來了。


中間還看到了一條好大的蛇,咻的ㄧ聲就從腳邊留過,嚇了一身冷汗。 可惜來不及拍照。 天空中也有隻老鷹在盤旋,叫聲非常的好聽。想想,該去觀音山走走了,四五月是觀音山觀賞老鷹的好季節。
還有色彩非常鮮艷的毛毛蟲大軍。


繼續前進,沿路沒有甚麼特別的景觀,就是 "筆架連峰,稜線巨石,陡上陡下、路途漫長、景色無聊"。

最後來到了【西帽子岩】,就是一堆岩石,加上前人留下的一塊鐵板,有一點傻住。


沒甚麼停留就繼續前進,一樣的,"筆架連峰,稜線巨石,陡上陡下、路途漫長、景色無聊"。
中間看到了 ...

辛苦的山友
還有 3700公尺,120分鐘才到的了【筆架山】,累啊
不知甚麼用意的「4 號」和一堆的登山條
遠方那是【炙子頭山】和【筆架山】嗎?


繼續走了 2200 公尺,應該有 75 分鐘,來到了【炙子頭山】,幾張長條木椅,還有一個小基石,據說是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
【炙子頭山】,幾張長條木椅
"土地調查局"
"圖根點"


這時已經是11點整了,算一算,還有 45 分鐘到【筆架山】,剛剛好是 12 點。就決定走到【筆架山】才吃中飯。
一樣的,"筆架連峰,稜線巨石,陡上陡下、路途漫長、景色無聊"。

而這時的登山客多了許多,最特別的是一位獨行的先生,帶支雨傘,背個後背包,一個人就來登山。
他說他是從【二格子山】那邊過來的,走到不想走就回去,超厲害的。



最後終於來到了【筆架山】的鞍部。在登上左右的「筆架」前,先吃個中飯,今天的中飯是早上買的劉媽媽飯糰,昨晚切的西瓜,還有加了冰塊的雪碧。

爬上這段石頭路,上方就是【筆架山】的筆架鞍部。


吃飽喝足,開始登【筆架山】,所謂筆架山就是山中突起的兩個小石頭山。

第一個山丘頂,是一大塊的岩石,景觀與視野還好。
左後方就是第二個山丘
第二個山丘頂,更是平常,為一可看的就是望向第一個山丘。


筆架山沒有停留多久,就直接下山了。
回程是非常長的一段下山路,因為沒有很特殊的景觀,走得是非常的快。
走了好久,突然間,登山道路沒有了,前面冒出一條產業道路。這時有點迷糊了,理論上應該接到【南邦寮古道】,然後從停車附近走出來,怎麼又和原本計畫的有落差?【南邦寮古道】跑去哪裡了?
這時的 3G 4G 都不會通 (中華電信的,號稱宋楚瑜登玉山都會通,竟然在這裡不會通,爛),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裡。站在產業道路前考慮了很久,算了,前方是下坡路段,應該會走到車旁的。
這個錯誤的決定,從起點 (Google Map: 24.973328, 121.614496) 到終點 (Google Map: 24.984576,121.623566),害我走了 5.4 公里的產業道路,腿都軟掉了。

從右方的階梯鑽出來,前面是一條不知道通往哪裡的產業道路
原本是一條直線的【南邦寮古道】,結果走到了彎來彎去的產業道路



後記

走完了【筆架連峰】,沒甚麼好感覺。
  • 想說,一大早可以沿著河邊,從深坑騎到石碇,想受晨騎的快感與美感。結果是和汽車爭道,吸了一大堆廢氣。
  • 想說,下山後不要走那個35-40分鐘的產業道路,結果是走了更長的產業道路
  • 想說,其他人的描述這是「北郊三大岩稜」,氣勢磅礡,結果只感覺到 "筆架連峰,稜線巨石,陡上陡下、路途漫長、景色無聊"

會不會是自己太會嫌了,參考一下別人的看法吧,結果在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41) [台北石碇].筆架連峰(西帽子岩~炙子頭山~筆架山) 的文章中看到了,
... 這樣起伏變化的路段,可稱得上是一條勵志路線,適合青年朋友來歷練一番。中年人走此路, 則可以重拾青壯心情。 ...

... 一一細數剛才爬過的山稜,成就感油然而生,可體會「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的意境 ...

... 從石碇一路爬過來, 一路甘甘苦苦,一路起起伏伏,有險境,有美景。而登頂時,再回首來時路,過程的酸苦已化為甜蜜滋味,點點滴滴在心底 ...

怎麼和我的感受差這麼多? 該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和觀點了,哈哈。